【古籍摘要】
1.《神農本草經》:“主風寒濕痹,死肌痙疸。作煎餌久服,輕身延年不饑。”
2.《名醫別錄》:“主頭痛,消痰水,逐皮間風水結腫,除心下急滿及霍亂吐下不止,暖胃消谷嗜食。”
3.《本草綱目》:“治濕痰留飲……脾濕下流,濁瀝帶下,滑泄腸風。”窗體頂端
來源
本品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 Poria cocos(Schw.)Wolf 的干燥菌核。
別名
茯苓個、茯苓皮、茯苓塊、赤茯苓、白茯苓
產地分布
分布河北、河南、山東、安徽、浙江、福建、廣東、廣西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貴州、云南、山西等地。主產于安徽、云南 、湖北。
采收加工
多于7~9月采挖,挖出后除去泥沙,堆置“發汗”后,攤開晾至表面干燥,再“發汗”,反復數次至現皺紋、內部水分大部散失后,陰干,稱為“茯苓個”;或將鮮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,陰干,分別稱為“茯苓塊”和“茯苓片”。
性狀
茯苓個:呈類球形、橢圓形、扁圓形或不規則團塊,大小不一。外皮薄而粗糙,棕褐色至黑褐色,有明顯的皺縮紋理。體重,質堅實,斷面顆粒性,有的具裂隙,外層淡棕色,內部白色,少數淡紅色,有的中間抱有松根。氣微,味淡,嚼之粘牙。
茯苓塊: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,呈立方塊狀或方塊狀厚片,大小不一。白色、淡紅色或淡棕色.
茯苓片: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,呈不規則厚片,厚薄不一。白色、淡紅色或淡棕色。
飲片
【炮制】 取茯苓個,浸泡,洗凈,潤后稍蒸,及時削去外皮,切制成塊或切厚片曬干。
性味歸經
甘、淡,平。歸心、肺、脾、腎經。
功能與主治
利水滲濕,健脾,寧心。用于水腫尿少,痰飲眩悸,脾虛食少,便溏泄瀉,心神不安,驚悸失眠。
用法用量: 10~15g。。
使用注意
陰虛火旺者忌服。
茯苓小故事
從前,有一位員外生一女小玲,家有一個打工仔小伏。二人相愛,員外不允,二人外逃山村。小玲因風濕病不能動,更不便起床。小伏見一小白兔,挽弓射中,兔中箭逃至松林而不見。尋至松樹旁,見有一大球狀物,箭插其上。小伏掘之,其物色白,后煮熟食之,小玲病情好轉。小伏便每天采這些東西給小玲吃,小玲風濕得以痊愈。后人將此物名為茯苓,以示對小伏、小玲的紀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