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古籍摘要】
1.《本草正》:薏苡[3],味甘淡,氣微涼,性微降而滲,故能去濕利水,以其志濕,故能利關節,除腳氣,治痿弱拘攣濕痹,消水腫疼痛,利小便熱淋,亦殺蛔蟲。以其微降,故亦治咳嗽唾膿,利膈開胃。以其性涼,故能清熱,止煩渴、上氣。但其功力甚緩,用為佐使宜倍。
2.《藥品化義》:薏米,味甘氣和,清中濁品,能健脾陰,大益腸胃。主治脾虛瀉,致 成水腫,風濕盤緩,致成手足無力,不能屈伸。蓋因濕勝則土敗,土勝則氣復,腫自消而力自生。取其入肺,滋養化源,用治上焦消渴,肺癰腸癰。又取其味厚沉下,培植部,用治腳氣腫痛,腸紅崩漏。若咳血久而食少者,假以氣和力緩,倍用無不效。
3.《本草述》:薏苡仁,除濕而不如二術助燥,清熱而不如芩、連輩損陰,益氣而不如參、術輩猶滋濕熱,誠為益中氣要藥。然其味淡,其力緩,如不合群以濟,厚集以投,冀其奏的然之效也能乎哉?
來源本品為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 lacryma-jobi L.var.ma-yuen(Roman.)Stapf的干燥成熟種仁。
【性狀】本品呈寬卵形或長橢圓形,長 4~8mm,寬3~6mm。表面乳白色,光滑,偶有殘存的黃褐色種皮;一端鈍圓,另端較寬而微凹,有1淡棕色點狀種臍;背面圓凸,腹面有1條較寬而深的縱溝。質堅實,斷面白色,粉性。氣微,味微甜。
別名 薏米
產地分布 福建、河北、遼寧
采收加工 秋季果實成熟時采割植株,曬干,打下果實,再曬干,除去外殼、黃褐色種皮和雜質,收集種仁。
【性味與歸經】甘、淡,涼。歸脾、胃、肺經。
【功能與主治】利水滲濕,健脾止瀉,除痹,排膿,解毒散結。用于水腫,腳氣,小便不利,脾虛泄瀉,濕痹拘攣,肺癰,腸癰,贅疣,癌腫。
【用法與用量】9~30g。
【注意】孕婦慎用。
【貯藏】置通風干燥處,防蛀。
小故事
由于營養價值、保健價值較高,故有“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”的美稱。品種有二:一為殼薄仁糯,一為殼硬而厚。作用相近,粒大飽滿、色白者佳。《后漢書·;馬援列傳》載:東漢時,南方多瘴氣,伏波將軍馬援,奉漢光武帝劉秀之命,遠征交趾(今兩廣一部分和越南中北部),平定南疆叛亂。由于將士水土不服,眾多染上腳氣,患者手足無力、疼痛,下肢水腫(韓愈叫軟腳病)。馬援采用薏苡仁煎水服食而愈。戰勝后,馬援載一車薏苡仁引種,但被人誣告說他搜刮“明珠文犀”,馬援當眾將薏苡仁倒入桂林漓江之中,謠言不攻自破。后人為紀念清廉奉公的將軍,將此山稱為伏波山,山中洞稱為還珠洞。這就是現在漓江邊上的“伏波勝境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