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籍摘要
1.《神農本草經》:“主小兒驚癰、夜啼,去三蟲,滅黑野,令人面色好,男子陰瘍病。”
2.《本草綱目》:“散風痰結核、瘰疬、頭風、風蟲齒痛,皮膚風瘡,丹毒作癢,……一切金瘡,疔腫風痔。”
2.來源
本品為蠶蛾科昆蟲家蠶BombyxmoriLinnaeus4~5齡的幼蟲感染(或人工接種)白僵菌Beauveriaassiana(Bals.)Vuillant而致死的干燥體。
別名
僵蟲
產地
主產于浙江、江蘇、四川等養蠶區。
采收加工
多于春、秋季生產,將感染白僵菌病死的蠶干燥。
性狀
本品粉末灰棕色或灰褐色。菌絲體近無色,細長卷曲纏結在體壁中。氣管壁碎片略彎曲或呈弧狀,具棕色或深棕色的螺旋絲。表皮組織表面具網格樣皺縮紋理以及紋理突起形成的小尖突,有圓形毛窩,邊緣黃色;剛毛黃色或黃棕色,表面光滑,壁稍厚。未消化的桑葉組織中大多含草酸鈣簇晶或方晶。
【炮制】僵蠶 淘洗后干燥,除去雜質。
性味歸經
咸、辛,平。歸肝、肺、胃經。
功能與主治
息風止痙,祛風止痛,化痰散結。用于肝風夾痰,驚癇抽搐,小兒急驚,破傷風,中風口,風熱頭痛,目赤咽痛,風疹瘙癢,發頤痄腮。
用法用量:5~10g。
使用注意
陰虛火旺者禁服。
貯藏
置干燥處,防蛀
僵蠶小故事
早年間,杭州里佛橋有一個聰明能干的小姑娘,名叫阿巧。阿巧九歲時,娘死了,丟下她和一個四歲的小弟弟。
爹沒法料理孩子,又娶了一個后娘。這個后娘呀,長了一顆蝎子的心,對阿巧姐弟又打又罵,兇得不得了。
這年深冬臘月的一天,后娘硬叫阿巧冒著北風出去割羊草。外面天寒地凍,連草的影子都沒有。阿巧從早晨找到黃昏,從河邊找到山腰,一根青草也沒找到。她又冷又怕,就坐在半山腰嗚嗚地哭了起來。哭著,哭著,突然聽到頭頂上有一個聲音說:“要割青草,半山溝溝!”阿巧抬起頭來,見一只白頭頸的鳥兒,撲棱棱地飛向山溝。她就站起來,擦干眼淚,跟著白頭頸鳥兒跑去。拐個彎,那白頭頸鳥兒一下不見了。但見山溝上挺立著一株老松樹,青蔥蔥的,像把大傘,罩住了溝口。阿巧撥開樹枝,繞過松林,忽然眼前一亮,看見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溪潺潺地流著。小溪岸邊花紅草綠,美得像座春天的花園。阿巧見了青草,就像拾到寶貝一樣的歡喜,趕忙蹲下身子就去割起來。她邊割邊走,越走越遠,不知不覺之間已經走到小溪的盡頭了。
她割滿一竹筐青草,剛站起來揩揩額角上的汗珠,見到前面不遠的地方有個穿白衣裳的姑娘,手里拎著一只細篾編的籃子,正笑著向她走來。那白衣姑娘笑嘻嘻地對阿巧說:“小姑娘,真是稀客呀,到我們家來住幾天吧。”阿巧抬頭望去,眼前又是另一個世界,半山腰上有一排整齊的屋子,內粉墻,灰蓋瓦,屋前是一片矮樹林。樹葉綠油油的比巴掌還大;還有許多白衣姑娘,一個個都拎著細篾籃子,一邊笑,一邊唱,在矮樹林里采那鮮嫩的樹葉。
阿巧見了很高興,就在這里住下來啦。從此以后,阿巧就跟白衣姑娘們生活在一起,到樹林里采摘嫩葉來喂養一種雪白的小蟲兒。慢慢地,小蟲兒長大了,吐出絲來結成一個個雪白的花生殼大小的東西,抽成油光晶亮的絲線,再用樹籽兒把絲線染上顏色,青籽兒染藍絲線,紅籽兒染赤絲線,黃籽兒染金絲線……白衣姑娘還告訴阿巧,這五光十色的絲線,是用來給天帝繡龍衣,給織女織云錦的。阿巧住在山溝溝里和白衣姑娘們一起采樹葉,一起喂小白蟲,一起抽絲線,日子過得很快活,一晃三個月過去了。
這天,阿巧想起了弟弟。心想,叫弟弟也到這里來過過好日子吧。第二天,天剛亮,她來不及告訴白衣姑娘,就自顧跑回家去了。臨走的時候,阿巧還帶走了一張撒滿蟲卵的白紙,另外又裝了兩袋樹籽兒,一路走,一路丟,心里想:明天照著樹籽兒,—路走回來。
阿巧回到家里一看,爹已經老了,弟弟也長成小伙子啦。爹見阿巧回來了,又高興又難過地問:“阿巧呀,你怎么出去十五年啊?這些年在哪兒的呀?”阿巧聽了大吃一驚,就把怎樣上山,怎樣遇見白衣姑娘的經過告訴了爹爹,左鄰右舍知道了,就都來看她,說她遇到仙人啦。
第二天一早,阿巧想回到山溝溝去看看。剛跨出門,抬頭望見沿路有一道綠油油的矮樹林。原來她丟下的樹籽兒,都長成了樹。她沿著樹林。一直走到山溝溝里,山溝那株老松樹還是像把傘一樣罩著,再進去就找不到路了。
阿巧正在對著老松樹發呆,后飛了出來,叫道;“阿巧偷寶,阿巧偷寶!”阿巧這才想起臨走的時候,沒有和白衣姑娘說一聲,還拿了一張蟲卵和兩袋樹好兒,一定是白衣姑娘生了氣,把路隱掉不讓她再去了。
于是,她回到家里,把蟲卵孵化成蟲,又采來許多嫩樹葉喂養它,在家里養起那白白的小蟲來。那個時候,人們把那白白的蟲叫天蟲。后來,人們將天蟲兩字并在一起,把它叫做“蠶”。據說,阿巧在半山溝溝里遇見的白衣姑娘,就是專門掌管養蠶的蠶花娘子。至于那種天蟲吃的樹葉,因為是上山時才有的,那時把它叫做上樹,后來才寫成“桑樹”的。
育桑、養蠶是從杭州里佛橋一帶開始的,不久,便傳到了鄰近的縣,許多農村家家戶戶都育桑養蠶。因此,浙江的“下三府”(注:過去,浙江人習慣把杭、嘉、湖地區叫“下三府”)很早就成了全國著名的產蠶絲地方。